三分文章七分读——语文组教师朗诵培训稿
主讲:何宏伟 李庆华
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书声朗朗。从古至今,诵读一直是学好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曾看过一篇论文—— “三分文章七分读”,颇有同感,所以今天我们就以“三分文章七分读”作为讲座的题目。
一、朗诵与朗读的区别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这里的朗读不同于说话,它除了要求朗读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今天我们想探讨的不是朗读和说话的区别,而是朗读和朗诵的区别。因为在我们看来,语文老师不仅要朗读水平高,还应具备一定的朗诵水平。
朗诵是用清晰正确的读音,配合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用真挚感情把作者书面文字作品变成具有声音美感,视觉美感和情感意境美感的生动有声语音的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而朗读则是依据提供的书面文字材料,用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进行的一种口头表达活动。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
朗诵与朗读是有较大的区别的,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个比较:
1、从性质上看,朗诵是一项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艺术活动。它使纸面上的文学作品成为有声语言的表演艺术品,供观众或听众欣赏。因此它具有表演性质,具有明显的演出目的;而朗读只是一般的有声语言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自己或大家一起来学习或了解一些文章,不存在丝毫的表演成分。
2、从角色上看,朗诵者属于第二者,而朗读者则是第三者。如果说作者是第一者的话,作品就是第二者,朗读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认识理解作品,当你朗读时也只需读出自己的独特的理解,你既不是作者,也不是作品中的角色,只是旁观者——第三者。从这个角度来看,才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说法。而朗诵既然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那么朗诵者就已经不再是你本人了,这时你已经是作这所塑造的角色了,所以说你是第二者。
3、从手段上看,朗诵者除了运用自己的声音、语言之外,面对观众的朗诵还要借助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势、身姿,甚至要增加一些辅助效果,如音乐、化装、灯光、布景来强化感情的表达和意境的渲染;而朗读无需这些手段。
4、从语调上看,朗诵很注重语势、重音、停顿、节奏及气息技巧的处理运用,富有很强的音乐性及感情色彩;朗读虽也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但只要语意清楚、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就可以了,语调变化不必太大。
5、从文体上看,朗诵的对象仅限于可以琅琅上口的文学作品,如一些诗歌、散文、寓言、小说以及话剧和影视剧中的独白、对白片段等;朗读则涵盖各种文体。
为此,我们才说:朗诵是一项以有声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艺术活动。
二、怎样把握朗诵
(一)对作品的把握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概括地说应注意三点,即正确、深入的理解;深刻、细致的感受;丰富、逼真的想象。具体地讲,我们有以下感悟,与大家分享:
1、体会文章的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要求朗读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之情,黄河浪《故乡的榕树》的绵绵乡情,陶渊明《饮酒》(其五)的淡雅闲情,都应该好好把握,方能读出味来。文章的感情并不单一,朗诵者更需留心,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中寄悲凉,莫泊桑《项链》同情中喻讽刺,《诗经·硕鼠》痛恨中含警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2、再现文章的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
例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朗诵的时候,要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将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夺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老太太害怕得在一旁连声哀求:“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四肢发抖,目瞪口呆。只有再现了这些情景,朗读者才会不自觉地把这些“意会”的形象,通过声音传达给听众。3、理解作者的思想美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古人读书当是诵读。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诵诵的先决条件。朱熹就有这样的体会:“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例如《阿Q正传》中“土谷祠畅想曲”一节,初读觉得好玩;联系背景及前后文方觉阿Q可笑;后来才明白鲁迅先生的用意:阿Q之所以有这样可笑的想法,是因为革命者并没有发动下层愚昧的劳动人民;再读是时便觉阿Q可怜、可悲;涵泳再三,又读时阿Q的心态已了然于心,尚未张口已觉阿Q活灵活现地浮现在眼前,仿佛不是自己在读,而是阿Q在倾吐“革命心声”。无论诵读者还是听众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双方都受益非浅。
4、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朗读文章时,其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以至于成诵,朗诵者在感受作者优美的语言的同时,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朗诵的技巧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方能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1、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⑴生理停顿
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⑵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⑶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举例: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
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
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
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
以上句子的朗读停顿不同,虽然在听觉上不会造成肢解、误解和歧义。但朗读时语音的流利程度和语感是明显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停顿处理反映了不同档次的普通话语音面貌。具体表现为语音在声、韵、调等方面的都发生了变化上。
2、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⑴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⑵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
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
①从音量上看。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②从出现的位置看。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③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却与朗诵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相连。
3、语速。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而不应一律以一种速度读下来。如: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4、句调
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平调。(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总之,朗诵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听众,他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不宜过多、过火。
模拟训练(老师们自读后再抽读,然后大家评议)。
1、 句调练习——读出语调的不同及其变化: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2、重音练习
——读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语法重音:
①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③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
一一读出下面语句中的强调重音: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3、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练习
请听听吧,这是战士/一句句从心中∥掏出的话。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是的,团泊洼是静静的,但那里/时刻都会∥轰轰爆炸!
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着∥嘈杂。
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坎下,
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4、语速练习
下面是鲁侍萍回亿往事、揭露周朴园罪恶的两段话,一段是相认前、一段是相认后,相认前后,鲁侍萍的怨愤之情由克制到逐渐显露,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也起了变化,试用不同的语速加以表达。
相认以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相认以后: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主讲者朗诵表演
1、《四月的纪念》
2、《简爱》经典对白
老师们自由练习
1、《哈姆莱特》独白
2、《我是怎样的爱你》勃朗宁夫人的诗
3、爱情诗《鸟之恋》
4、朱自清的散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