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新课程改革高中课堂应对策略浅谈

时间: 2011年03月25日 来源: 美视学校 作者: 美视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成都美视学校(610214  李南

主题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课堂  转变  反思  探索

  :新课程改革即将在我省的高中课堂展开,对此,有人欣喜,有人惶惑。面对挑战,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课改,转变教学观念,反思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明确新旧课堂的本质区别,并借鉴试点经验,探索自我模式,就能从容面对挑战,站在改革的前沿。

 

国家教育部已于2004年秋季起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自治区)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并将用4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推进。2005年江苏省进入,2006年秋季起福建、辽宁、浙江、安徽等省开始实施,其余各省也将陆续进入,一场高中教育的“学习革命”即将在全国展开。

追溯起来,从1949年以来,我国正式颁布实行高中教学计划有九次。与之前相比,第十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一次教材的更新,更是“学校教育的一次全方位变革”,是“学校文化的重建”,改革力度是历次课程改革中最大的。

面对传统型的高中课堂,我们许多人尚有 “教了这么多年书,现在越来越不知该怎样教了” 的感叹,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型课堂”,有多少人不处在惶惑之中?

但实际上,我认为只要解决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我们一样可以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从容应对,甚至驾轻就熟。

一、           正确认识课改、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变革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变革,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换言之,高中教育的性质已经改变!过去是“不断在淘汰”的精英教育,而现在要向普及的、大众教育转变;过去,我们的教育在“寻找适合教育的孩子”,而现在我们要“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孩子是千差万别的,什么是适合他们的教育?这就需要破解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语———因材施教。《素质教学论》(赵丽敏等著)、《参与教学》(张治等著)都把“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的两条重要原则,强调每节课都要有对不同的学生提高的计划与实现这种提高的问题设计(写入教案),并在教学中落实。

对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挑战”。如果我们对新课程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拆除惯性思维的藩篱,而试图将一切与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教学模式相冲突的新观念、新模式全都“屏蔽”,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枕着过去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置身事外,心存侥幸,或者貌合神离,轰轰烈烈喊改革,扎扎实实抓应试,就有可能导致新课程最终如历史上无数次改革那样,无疾而终。所以我认为,阻碍课改的最大障碍依然是观念,是教师的陈旧的却又不愿放弃的习惯思维。

为什么说教育观念转变直接关乎到教育现代化进程,直接关乎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呢?

其一,对个体来说,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人的某种行动往往是内蕴观念的驱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影响着现在与未来教育的性质和状态。我们说,某个教师教法新,其背后实质是教育观念新;我们说,某个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其背后实质是教育观念落后。现在的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正是因为应试教育观念的顽强存在。对很多教师来讲,应试教育那一套干起来可谓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而且能够满足个人晋升、福利待遇等要求,实施新课程则需要教师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需要教师终身学习,放弃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屡试不爽”的“得分法宝”,让他“另起炉灶”“白手起家”,显然,这对教师是痛苦的。他自然宁愿选择沿着原有的轨道继续进行应试教育,这些对我们目前进行素质教育造成很大的阻力。所以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之际,教师摒弃旧的传统教育观念,构造和树立系统的现代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实施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其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物质层面是设备、设施、校舍现代化等,但这只是教育现代化的表面层次;其次是内容和手段的现代化,如课程体系、教材、教法的现代化。但观念层次的现代化才是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观念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没有从传统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化,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现代化;观念人的精神、思想反映,人才是一切的决定因素。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只是保障机制,内容和手段现代化是促进机制。”(岩上松《浅论教育观念》)因此,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转变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曾经那些束缚教育改革发展、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旧的教育理念,比如以“选拔与甄别” 为主要功能,以“为高一级学校生产‘半成品’”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价值取向;以“选择可以接受教育的学生”为理念的办学思想;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单一教师职能;以“成绩优劣、分数高低”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标准,在新课改的推行中必须得到根本的扭转。有了高中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意识,才可能有高中课改的不竭动力,也才能将以往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的传统高中课堂变成师生真诚对话与交流的场所,使课堂真正成为春风化雨的地方,成为有魅力、有灵魂的地方。

二、反思传统课堂, 明确新旧区别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的高中课堂与传统的高中课堂有什么区别?传统高中课堂存在哪些问题?这是每一位投身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1.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与面向少数升大学有望学生的传统高中课堂的根本区别之一。

2.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素质教育必须彻底改革传统高中教学只重知识传授、考上大学才算成功观念和方法,摒弃借口高中阶段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而舍弃综合素质培养的错误做法。“教育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层次上,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才是现代教育的目的。”《示例演练教学法》(朱新明、李亦菲著)

3.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作为根本追求。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的人,个性充分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创造个性的充分发展。传统高中课堂则因为师道尊严的余威和对创造思维的漠视而使学生灵性的火花一闪即灭,难以燎原。

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陈旧的教学方法集中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成功“突围”成为高考胜利者的学生许多其实不过是熟练的考试机器。 “当前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弊端是所培养的人才缺乏主体性,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理论上没有真正确立教育主体思想,我们必须把发展学生主体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 (《发展性教学论》裴娣娜等著)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在学校里,他们的向师性和独立性并存。尤其进入高中后,学生的知识渐趋丰富,思想日臻成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点,喜欢对人和事作独立的思考和探究。这一切客观上要求高中学生更应该被作为主体得到尊重。

与此相比,传统的高中课堂则普遍存在以下种种现象:

教学观念没有或根本不想更新,教学方式落后。依然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不能面向全体更谈不上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依然由教师把持,学生没有“话语权”;不注意学习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注意学习情境的营造,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不佳;富有实质意义的创新训练不多。

课堂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得到充分提高。灌输式、牵牛式教学依然大量存在;许多教师只注重问题的结论,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观照,学习方法指导不得力。复习、练习照搬资料,缺乏认真而科学的筛选,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教学效益;练习和讲评没有研究学生,不清楚难点所在,不注意重点击破、规律总结、依类迁移,能力内蓄和延伸转化,不分主次,逐题讲解,完全被异化为答案校对;不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科整体要求甚至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注意调动学生的已有认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教学艺术上的缺憾,这并不意味我们不能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开路人和先行者,只要我们愿意做一个时代呼唤的善于思考、善于反省的教育工作者。

三、借鉴试点经验,探索自我模式

前文提到,高中新课程实验首先是在部分省市展开,这些地区在实验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都将成为其他人的宝贵借鉴。尤其是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具警示意义。比如,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而忽视双基知识、片面强调个性而忽视及时引导、追求感官愉悦多媒体技术过度应用、一哄而上出现新形式主义倾向等等。我们既要善于借鉴吸收,更要善于反思扬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摸索出适合自己教学、适合学生实际的新模式。

情境教学、精讲巧练、碰壁点拨、问题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三段五步复习教学法、“再创造”教学法、三层递进教学法、还有普遍推广的“练——讲——练——结”等等,都曾是非常成功的教学模式,现在,它们有的得到了发展和创新,有的则已经脱离了时代要求。要创造适应改革要求的教学新模式,需要我们首先改变课堂教学的教师主体地位,打破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教师提问为学生发问,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引入课堂讨论、问题研究、小组活动等教学组织形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发展,体会科学方法,体验创新。敢想、会思、善问是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形成创新能力的核心,而思考的实质即是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问题,若能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其教育与智力开发的价值更大。所以,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施教,做到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结,形成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挑战教师和书本这些所谓的权威。这样,学生在从敢问到善问的过程中学会了发问,也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真正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自然也就是成功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本就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将面临重重困难和阻力,如何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风格,远离功利,远离浮躁,平心静气,求真务实,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究。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

《中国新时期中小学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丛书》

《素质教学论》(赵丽敏等著)

《参与教学》(张治等著)

《发展性教学论》(裴娣娜等著)

《示例演练教学法》(朱新明、李亦菲著)

《中国教育报》200420052006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