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生命的历程是一条航线,它向何处延伸取决于罗盘,那么最紧要的便是认清罗盘的指针。
前 言
随着四季的变换,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在一步步地朝着他们的理想大学前进。对于未知的未来,他们心中满是憧憬却又难免的有着小担心,异国求学生活会是怎样的呢?上周,我们中美英才班的往届毕业生Jessie Yu 为我们即将开启异国求学之旅的同学开展了一场演讲。她以“缺乏气场的中国人”为主题,并通过自己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同学带来自己对于异国求学这件事的理解与认识。
在英文中有一个词汇是:Charisma, 但该词在中文里却没有特别准确的翻译,不过我们可理解为感召力,魅力,超凡的个人魅力,甚至是神所赋予的超凡能量和才能。而“气场”这个词所包含的含义便是对Charisma的最好解释。
众所周知我们大多数的学生从小都是在中国式的教育制度下学习成长的,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课堂必须保持安静,灌输式的知识教授,一丝不苟做好课堂笔记,不会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便是大多数学生所经历的中国式教育。然而这套中国式的教育制度到了国外却变得有些水土不服。国外课堂氛围通常比较活跃,老师们也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敢于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在演讲中,Jessie同学提到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对于在课堂上做Presentation比较恐惧。这大多是因为出于他们害怕在用英语做Presentation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出丑。所以大部分的分组就会变成先排好自己的中国人堆,然后再与美国人拼组。因为我们的留学生们觉得英语是你们的母语,你们去讲更为合适,但这种行为却是让很多美国人很讨厌的,因为你是带有目的性的合作。从这个例子,Jessie想告诉我们的是:大家掌握语言的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天生对语言敏感,而有的人却很困难。但你既然选择了出国留学,你就要克服自己对使用语言的恐惧感,要融入到这种学习方式中去,要敢于表达自己,不要害怕犯错误。不要花了钱却一事无成,不要回国后只是空有文凭,什么真才实学都没有。这既是浪费父母的金钱,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来到异国他乡,除了语言方面的问题,还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便是文化差异,与自己国家不同的文化,饮食,住行习惯。Jessie提到了两类留学生,一类是有气场的留学生,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彬彬有礼,有分度,热心幽默,给人以信任感。另一类是没有气场的留学生,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吵闹,爱把小事闹大,没有礼貌。所以来到不同的国家,就要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制度。
Jessie也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留学生去了国外后却依然喜欢与中国人呆在一起,并建立自己的中国圈子。许多中国留学生出去以后,由于突然处在一个陌生环境中,难免会有孤独感。所以当发现有与自己来自于同一国家的人后,他们通常会选择一起做任何事情,如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出去玩。这样的做法不是不可行,是你不能得到锻炼。也不是说你完全不要接触中国人,而是要合适且合理的接触。出国留学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以及认识和感受国外的文化与教育制度。这一优势是国内学生不可比的,所以更应该好好的利用这种资源和把握这种机会。
总 结
其实,一切的气场都是源于你本人。 当你勇敢的去完成一项project,一个presentation的时候;当你在异国他乡,能够做出得体的行为,做出的恰当反应的时候;当你周围的人都是充满正能量的时候,你的气场就会很明显的显现出来。
后 记
通过此次Jessie同学的精彩演讲,想必对同学们之后的求学生活会有一定的启示。如何把握这个获得更好教育的机会?如何让自己真正的学有所得?如何去适应与中国不同的教育制度与学习形式?如何融入他国的文化生活?同学们可以从Jessie同学的演讲中,找出自己心中的答案。当然,我们很感谢Jessie同学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与我们的同学们分享她的求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