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钦贵:教师走向成熟与追求卓越之路--赴沪校本研修高研班学习点滴

时间: 2011年03月28日 来源: 美视学校 作者: 美视学校

校本研修 教师走向成熟与追求卓越之路——赴沪校本研修高研班学习点滴
张钦贵

    2007年岁末,有幸赴上海与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及中小学一线教研员等参加了由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家基础教育司“十一五”课题项目:“校本研修高级研修班”学习,此次研修探讨的主题是针对校本教研培训者(教研员)的培训,一是代表当前国际国内最前沿的校本研修理论的培训,二是来自全国各实验基地校第一线的课例研究与考察,是研修一体的培训。
在历时8天的培训学习中,有13堂专家报告、三个学校的实地考察、三个课题实验基地学校(地区)的经验交流,还进行了一堂模拟“课例分析”研讨,真可谓内容丰富、鲜活,聚焦度高。通过8天的培训、考察和研讨学习,使我感悟良多、受益匪浅。
[五点感悟]
    之一 校本教研工作是国家新课程所使然,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
现代教师发展理论认为:教师职业是个终身学习的专业,教师走向专业成功需要“专业技能”、“知识”、“态度(情感与意向)”三大支柱,教师职业生涯有由职初走向成熟(经验型)与追求卓越(专家型)的两次跨越,要实现这两个跨越,“更新观念、改善行动”(即行动学习)和在教学实践中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要素的校本教研培训是关键,而这个培训是以“有效课堂”为载体的。
    之二 以课堂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已经历了“现场观摩(1998年前)”、“录相带分析(1998-2001)”、“课例分析(2001年以后)”、“视频课例(现阶段)”等途径的演变,但其核心仍然以关注课堂、聚焦课堂为主,以达到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通过循环往复的观课、评课使师生在行动中学习、行动中研究,它是教师研究、学习进修与实践三位一体的研修。所以,校本教研又称为教师的校本研修
    之三 校本培训不应只是场所的转移(单一的讲座报告),更应该是机制(理论与实践、有专家引领的实验)的转变。因此,校本教研不仅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而且更需要支持性的环境(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技术支技、经费保障等)。
    之四 现代课堂改革前沿理论认为:“课堂上的教与学是不能分割的整体,教与学同为主体”。因此,课堂改革的目标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论教)。由此可知,现代教育专家们在以学生成败为依据的评课标准中不断注入了新的含义。
首先,课堂是有效的。专家们认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在过程的实施、情景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即教学环节达到“六个优化”,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有效或高效的。
其次,在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一堂课的好坏,简单地说可用“实(扎实),(灵活、鲜活)、(新颖)、(厚重)”四个字来概括,好课不应暗含“假象”,或是朴素平实,但平实中见功底,或大气潇洒、大气中透灵气;或简洁严谨、丝丝入扣、含而不露、引而不发。让观课者感觉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且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
有的专家把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简述为以下四句话:“学生该听的听到没有,学生该做的做了没有(含作业)、学生该想的想了没有、学生该说的说了没有”。据此,美国一教育专家在考察了大量有效课堂后说:“最好的教是听,最好的学是说”。这和国内推崇的“洋思”、“杜郎口初中”以及“宜兴实中”等课堂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的经验“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之五 校本教研符合国内外当今课改潮流,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创办多元特色名校的需要
校本教研工作,自教育部基教司2003年在全国84个区县学校正式起动实验至今,已在基地区校取得了可喜成绩。此次到会交流和现场考察的云南春城小学、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小、附校(初中)等的改革已卓有成效,其中感受最深和我以为最值得学且可操作的有:静安附小、附校“五、四学制”改革的成功经验、静安附小按“最佳发展期设课,创最近发展区施教”(即小一不设数学必修课,只上数学活动课,而增开英语——以口语为主,加大语文识字教学,扩大阅读量),以及静安附校(初中)为学生开设了近百门选修课,创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天中午的“英语长廊”(师生用英文交谈、辩论、演讲)和每周四中午的“明星闪亮30分”(每班轮流主持表演)等已经成为吸引学生参与的“名牌”项目。还有,该校以“新德育”(整合了政治、班会、团课及心里健康的内容)为代表的课堂改革、以及“春秋游”、“家长学校”、“艺、体兴趣活动”、“传统节日庆典”等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都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的新课程理念,通过短短几年的改革实践,学校已成为上海市“轻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已由薄弱学校迅速“脱胎换骨”,跻身于名校之列,成为包揽了上海市19个区各类“先进”、“优秀”奖牌、年年中考全区第一的“神奇”学校(中考英语、数学人均分高达140分)。
[三点反思]
    反思一 与“实验区”校本教研成果相比,我们的课堂改革仍在“带着镣铐跳舞”,还在传统与新课程课堂之间挣扎。我校自建校以来的校本教研也有行动,有自己的一些特色,但在“有效”二字上还任重道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急待去思考去实践和总结:
重形式轻实效、重教法轻学法、重预设轻生成、重观课轻评课、重单打独斗轻同伴互助、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
    反思二 借鉴上海等基地实验校的经验,对我校校本研修制度建设的思考:
学校:应强化通识的(师德-灵魂)、科学人文素养、教育(学)科研、专家引领与实验研修相结合的校本研修
主流研修:仍应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主,并辅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专家的引领,突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要素。
突破点:深化“一课多上、同课异构”的研讨,力求每课有实效、有评价反馈、有总结、有改进课(课例比较)
    反思三 校本课程的建设方向 :
应融教育、教学为一体,规范、整合学校课程资源,整理筛选本校创建六年来开设选修课的优秀项目,科学有序地重组具有国际特色又符合国家课改理念的“校本课程”(含拓展课程、含“五、四”学制实验班课程的组织与开发等)。
[展望]
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2008年,我们将整合学校现有优秀师资资源,带着责任与激情上路,以新课程理念和“实验区校”的成功经验和教育专家的指导为引领,从原生态课堂中的一点点不同、一点点突破抓起,以草根的研究视界和人文情怀去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服务,让公开课与家常课起到“双剑合壁”的作用,使教师们逐步实现从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蜕变与跨越。

2008年1月3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