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露血红长舌的中国鬼、身穿清代服饰的“僵尸”、张着血盆大口的黑心女巫、一头银白的日本动漫人物,两米高的恐龙......这画面......幸好在白天!看着国际部Greenyard台阶上排排“坐着”一群咧嘴笑的南瓜,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喜感十足的节日?哈哈,这些“南瓜小可爱们”可是国际部·小学的孩子们亲手炮制的哦!
如果你这时走过去,他们会伸手向你,嘴里喊着:“Trick or treat?”你就得乖乖交出你手里准备好的糖果,感谢他们又放了你一马。孩子们的兜里搜集满了要来的糖果,吃了糖果的笑容比蜜糖还甜美。
每位老师的身上绑着两个气球,他们不能用手而要把气球弄破。看着老师为了争取时间“狼狈”的样子,大家一边喊着加油,一边捂着嘴笑开了怀。当然我们聪明的老师也会有自己的办法,全体卧倒,一个人顺着踩过去,气球自然就破了。听着“啪啪啪”的声响,真像是过年的礼花呀。
他们可以伸手去一个神秘的箱子里摸礼物,有可能是鲨鱼轻轻地咬上一口,也有可能是粘糊糊的橡胶章鱼与你亲密接触。当然,最幸运的莫过于能够摸到一个万圣节礼物啦。
每年万圣节的Face Painting是少不了的环节。
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义务帮我们的小学、初中的孩子们装扮自己的脸。孩子们虽小,但是都有着自己的审美标准,向哥哥姐姐们提出自己想要的形象。看着自己装扮以后“吓人”的样子,孩子们开心极了。
友谊赛在一个年级的两个班级之间展开。各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都卯足了劲儿想要取得胜利,有满脸通红的、满头大汗的、使劲儿到呲牙咧嘴的,当然也有看到对手滑稽的样子边拔河边哈哈大笑的。
其乐融融的国际部万圣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幽暗的灯光,透过黑色门帘缝隙,不经意间与那张狰狞面孔上空洞眼睛的对视,顿时让人毛骨悚然。盘踞在门上的蝙蝠,匍匐在地上的蛇鼠,凌空悬挂着的鬼怪......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万圣节。主要流行于撒克逊人后裔云集的美国、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除了众所周知的“不给糖就捣乱”(Trick-or-treating),万圣节的习俗还有哪些呢?英才班的同学们也是鬼马精灵、独树一帜。他们将万圣节习俗变成了中国式万圣节习俗:拥抱游戏、击鼓传花、撕名牌大战,同学们在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同学们围成一圈,踩着音乐节奏走动,当念到数字几,同学们立刻寻找身边的小伙伴抱成一团,而抱团的小伙伴人数要与所念数字相符,否则便被淘汰。
音乐响起,同学们传递手中物品,若音乐停止,物品在谁手中,则将接受惩罚。
同学们事先已分好组,每个人背上贴上写有自己名字的名牌,以队为单位进行游戏,被撕掉名牌的同学则淘汰出局。对于中美英才班的同学们来说,了解和感受西方节日文化是非常有益。这让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国外学习生活中更加了解国外的社会文化,更快的融入其文化圈,也能更快的适应国外生活。